今日处暑丨暑去凉生 秋意初长
今日处暑
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
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,秋意翩翩来
“处”是终止的意思,表示炎热的酷暑结束
三伏已过或接近尾声,天气由炎热向闷热转变
暑气散尽时,晚风捎来第一缕桂香
暑气渐退 秋风徐来
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,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.“处”是终止的意思,处暑表示炎热的酷暑结束,这时三伏已过或接近尾声,由于受短期回热天气俗称“秋老虎”影响,处暑过后仍有持续高温,真正凉爽一般要到白露前后。
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云:“处暑,七月中。处,止也,暑期至此而止矣。”处暑时节,作物开始加速成熟,树木开始有凋零迹象。就中国全国平均而言,在隶属秋季的节气之中,处暑节气的风最小。处暑,是二十四节气中风最轻柔的节气。
节气物候 暑去凉来
处暑过后,气温逐渐下降,日夜温差逐渐增大,但白天气温仍较高。作物开始加速成熟,树木开始有凋零迹象。古人将处暑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:一候鹰乃祭鸟;二候天地始肃;三候禾乃登。
处暑时节 分为三侯
一候鹰乃祭鸟:指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,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。
二候天地始肃:指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,充满了肃杀之气。
三候禾乃登:“禾”指的是黍、稷、稻、粱等类农作物的总称,“登”即成熟的意思,如“五谷丰登”,意思就是开始秋收。
处暑习俗活动
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。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祝“七月半”的民俗活动,俗称作“七月半”或“中元节”。部分地区在处暑这天会吃鸭子、放河灯、吃鸭子、喝茶、赏菊等习俗活动。
1.吃鸭子
七月半鸭,八月半芋(yù)”,古人认为农历七月中旬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。处暑这天,老北京人都会去买处署百合鸭,而江苏地区,做好鸭子菜要端一碗送给邻居,正所谓“处暑送鸭,无病各家”。
2.饮苦茶
此习俗自唐代以来已盛行。每当处暑期间,家家户户有煎凉茶的习惯,先去药店配制药方,然后在家煎茶备饮,意谓入秋要吃点“苦”,在清热、去火、消食、除肺热等方面颇有好处。
3.采菱
每到处暑时节,浮盆采菱是江南水乡最动人的景象之菱角颜色鲜艳,漂浮在水面上,乡间妇女则乘着菱桶或兰挠,边歌边采,享受这美好的时光。
节气美食 健康清淡
处暑后,水盐代谢功能逐渐恢复平衡,进入生理休整阶段,机体于是出现疲惫感,产生“秋乏”。化解“秋乏”,要保证充足睡眠,早睡早起,避免熬夜;饮食清淡,宜多吃西红柿、茄子、马铃薯、葡萄和梨等食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