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日秋分丨秋分已至 风清昼均
秋分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。古籍《春秋繁露·阴阳出入上下篇》中说:“秋分者,阴阳相半也,故昼夜均而寒暑平。”这一天,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,全球各地昼夜等长。
壹秋分的自然之美
秋分,“分”即为“平分”、“半”的意思,同“春分”日一样,一天24小时昼夜均分。 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。按我国古代以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为4季开始划分四季,按农历来讲,“立秋”是秋季的开始,到“霜降”为秋季终止,秋分之日正居于秋季90天的中间,是初秋和深秋的“分水岭”。
随着秋分的到来,气温逐渐开始下降。秋分时节,昼夜时间变得更加均衡。白天和黑夜的时间长度几乎相等,各位12小时。秋分以后,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雨量明显减少,暴雨,大雨一般很少出现;不过,降雨日数却反而有所增加,常常阴雨连绵,夜雨率也较高。
贰秋分的物候现象
古人将秋分分为三候:“一候雷始收声;二候蛰虫坯户;三候水始涸。”每一个物候都像是大自然写下的一首优美的诗篇,记录着季节的变迁。
壹一候·雷始收声
古人认为雷是因为阳气盛而发声,秋分后阴气开始旺盛,所以不再打雷。因此,雷声不但是暑气的终结,也是秋寒的开始。
贰二候·蛰虫坯户
感受到寒气的小昆虫开始用细土小心翼翼地封堵巢穴的洞口,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冬眠做准备,这表明自然界已经全面进入越冬准备状态。
叁三候·水始涸
由于降雨量明显减少,加上天气转凉,河流与湖泊的水位开始逐渐下降,空气变得干燥起来,这个时候需要特别注意及时补充水分。
叁秋分的传统习俗
01秋分祭月
古时有“春祭日,秋祭月”的民俗活动,秋分曾是传统的“祭月节”,中秋节由秋祭月演变而来。秋夕祭月由来已久,源自天象崇拜,祈求助力完成心愿,故此拜祭。
02秋分粘雀子嘴
秋分这一天,客家农民都按习俗放假,每家都要吃汤圆,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,用细竹又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,名日粘雀子嘴,免得雀子破坏庄稼。
03秋分吃秋菜
在岭南地区,客家人有吃秋菜的习俗。秋菜是一种野苋菜,制作方法和春汤一样,和鱼片-起制成秋汤。民谚说“秋汤灌脏,洗涤肝肠,阖家老少,平安健康”。人们祈求的是家宅安宁,身壮力健。